港企ESG實踐呈多線推進趨勢 ESG成品牌價值新引擎
2025-08-01 20:29

香港品牌發展局(品牌局)與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廠商會)於7月29日發表《香港企業ESG發展現狀與動向調查分析報告2025》,揭示香港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ESG發展的現狀與趨勢,並為政府及企業提供關鍵政策建議。

報告的調查對象為2025年首五個月內續簽“ESG約章”的其中328家企業。研究團隊還進一步向該批企業進行“香港企業ESG發展意向”問卷調查,獲321家公司回應。

研究結果反映的主要是香港ESG發展的“先行者”或領先者的情況;研究對象來自各行各業,其中制造業企業約占兩成半,建築工程業占6.1%,服務業企業占比近七成,具有廣泛的行業代表性。

“2025研究”的主要發現概述如下:

多線推進策略仍是業界主流。

研究發現,參與企業普遍傾向於從多方面推進ESG發展,平均每家企業過去一年於E、S、G領域各推行8至11項的改善或強化工作,遠超約章計劃規定的最低門檻即(各領域至少一項)。

企業在約章中承諾未來一年推行的ESG行動數量雖較去年略降,但平均每個企業仍於三大領域(E、S、G)規劃7至10項措施,加之逾六成企業表示將於三方面同時推行多於3項措施,反映業界普遍采取“多線推進”、“齊頭並進”的策略。

熱門措施集中於S與G領域。

在“十大熱門措施”中,S與G的措施均分別占5項和3項,屬於E則有2項。其中,與供應商、投資者及其他業務夥伴維持良好關系首次晉身未來一年擬推行的“十大熱門措施”;這或許喻示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時采取“由內而外”路徑,逐步將工作重點從提升內部凝聚力延展至強化與供應鏈上合作夥伴的關系。

不同行業與企業類型推行ESG的策略存顯著差異。

在328家參與企業中,有90家屬於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則有238家;在一般情況下,上市公司規模較大,資金實力和資源配備亦相對更為雄厚。

超過六成(占61.1%的)上市公司表示采用環保新科技和先進設備,比例遠高於非上市公司(占48.7%);這或與上市公司具有較強財力和主動性進行環保投資有關。反之,非上市公司則偏好無紙化等低門檻措施。

建築工程公司無論在減少碳排放及實施碳審計、推廣物料節省及循環再用,還是申請職安健等ESG相關認證及認可計劃方面均走在最前列,推行上述三項措施的比例分別為65%、65%和80%,均顯著高於制造業和其他服務業企業。這或許與本地建築行業近年在ESG標準方面的技術完備性(Technical Readiness)較高有密切關系。

對ESG的關註度持續高企。

近九成回應公司表明對ESG的關註程度呈“顯著上升”或“上升”,逾八成回應公司指未來一年向ESG領域投入的人力、財力資源將“顯著上升”或“上升”;他們對行業風氣與社會氛圍的看法亦十分接近,反映社會各界對ESG持續高度關註並能“言出必行”。

值得留意的是,回應公司預期未來一年用於發展ESG的資源將均衡地投向E、S、G這三大範疇。比起去年調查發現的“高、低、中”分布,今年企業推行ESG的資源投入顯得更為均衡。

ESG助提升品牌形象和價值。

回應公司高度認同推行ESG能為公司帶來多方面裨益,包括提升企業和品牌形象、增加品牌的價值、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符合企業的長遠利益、切合公司的發展理念及經營方針等。這些與公司和品牌形象有關的“價值維度”因素,影響力更高於“利益維度”因素,例如節省營運成本、帶來直接或間接的商業/經濟利益、強化供應鏈上的合作關系及擴展業務增長空間和商機等。

綜合而言,調查數據反映ESG能為香港企業帶來無形(品牌形象)和有形(商業利得)的雙重裨益,其中對品牌形象和價值的正面作用尤為顯著。

內外因素齊驅動企業發展ESG。

回應公司大多認為發展ESG的動機源於多方面因素。許多回應公司表示冀望透過引入ESG元素來提升品牌和企業形象;驅使他們發展ESG的因素還包括探索新質生產力和未來路向、改善經營績效、滿足商業夥伴的要求、應對法例及合規要求、以及配合消費者對ESG的重視。這些驅動企業發展ESG的因素可被歸類為“外部壓力”與“內在機遇”兩大組別,而且後者比前者具更強的解釋力,反映本港企業推行ESG的動機更多出於把握發展機遇的內生追求。

超過八成的回應公司表示會參加ESG相關的嘉許、認證及獎勵計劃,借此提升公司的形象和開展品牌推廣。亦有超過八成企業選擇以加強學習培訓來提升自身的ESG發展能力。

企業冀獲更大支援。

三大履行ESG的挑戰是數據收集不易、認知不足和資金限制,有81%企業表示將加強ESG培訓以提升能力及補足短板,但仍希望政府及社團能提供更大支持。其中,提供資助、扣稅等財務方面的支援獲得超過95%的回應公司認同為“重要”或“非常重要”,是加權評分最高的選項。

此外,除了“增資助”之外,“定標準”和“傳信息”亦是特區政府和本港社會共建有利ESG發展生態的最佳切入點。

概括而言,盡管當前本地業界發展ESG的熱情高漲,但畢竟仍處於蹣跚起步的探索期,政府的引導與支援實至關重要。

品牌局主席陳家偉表示,越來越多香港企業重視ESG,關鍵在於將理念落實於日常營運與業務策略之中。本次研究揭示了業界“先行者”的實踐路徑,值得借鑒。他建議,中小企可由“見效快”的S與G措施入手,如無紙化、減碳行動等,以回應綠色轉型需求。業界亦可透過培訓、認證、標桿學習等方式,加強“ESG+品牌”的協同發展。

作者:Qi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