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質疑企業轉型承諾的訴訟發生在澳大利亞。
2021年8月,研究咨詢機構澳大利亞企業責任中心(Australian Centre for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ACCR)向澳大利亞聯邦法院提起訴訟,指控石油和天然氣勘探和生產公司桑托斯公司(Santos Ltd.)在其《2020年度報告》中宣稱“天然氣是清潔燃料”及“2040年實現凈零排放”等表述存在誤導性和欺騙性,違反《公司法》和《澳大利亞消費者法》。
此案成為全球首例質疑企業凈零目標有效性的氣候訴訟,並首次將碳捕集與封存(CCS)技術及“藍氫”項目的環保可行性納入司法審查,引發國際社會對能源轉型中“漂綠”行為的高度關註。
目前此案正在澳大利亞聯邦法院審理中,其判決結果預計將對全球企業的氣候信息披露和法律責任產生深遠影響。
(圖片來源:Santos 2024 Climate Transition Action Plan)
Santos的“清潔燃料”與凈零路徑何以被質疑?
1. 天然氣的“清潔性”之爭
ACCR指出,Santos將天然氣標榜為“清潔燃料”具有誤導性。天然氣在開采過程中會向大氣中釋放大量二氧化碳以及甲烷。
2. CCS技術可行性與“藍氫”項目爭議
ACCR還表示,Santos在其凈零排放路徑中提出,將利用CCS技術降低碳排放量,但實際上,從Santos披露的CCS技術研發現狀來看,其可靠性以及試驗結果仍有待驗證。
2021年7月,Santos發布公司戰略稱,依托於公司超過65年的天然氣行業經驗,將大力發展“藍氫”項目,也就是配備有CCS裝置的天然氣制氫項目,每年可幫助減排數千萬噸二氧化碳。
然而,在ACCR看來,“藍氫”正是油氣企業“虛假減排”的關鍵一點。Santos采用CCS技術發展“藍氫”的計劃,很可能只是其用來鋪墊“未來大幅擴張化石能源開采活動”的“幌子”。
值得註意的是,2021年學術期刊《能源科學與工程》發布的一份研究表明,在全生命周期內,生產“藍氫”帶來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甚至高於直接燃燒天然氣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根據該研究,與傳統化石能源制氫相比,配備有碳捕捉與封存設備的“藍氫”項目全生命周期內二氧化碳排放量僅下降了9%-12%,同時卻釋放出更多、更加強勁的溫室氣體甲烷。與此同時,碳捕捉與封存設備的二氧化碳捕捉效率通常只有85%-95%左右,設備正常運轉也需要大量電力,這一過程可能會排放出更多二氧化碳。
氣候責任的司法突破
ACCR依據《澳大利亞消費者法》第18條(禁止誤導或欺騙行為)及《公司法》第1041H條(禁止虛假陳述),主張Santos的環境聲明構成“漂綠”。
此案首次將企業氣候承諾的技術可行性與信息披露真實性納入司法審查。
環保組織借此推動對化石燃料行業的監管,要求企業提供減排計劃的可驗證證據,而非依賴技術噱頭。
Santos 2024年度報告
Santos於2月19日公布了 2024 年全年業績及2024年可持續發展與氣候報告。
Santos於2024年度實現銷售收入為 54 億美元,稅後凈利潤為 12 億美元,基本利潤為 12 億美元。來自運營的強勁自由現金流達19億美元。年產量為8710萬桶油當量,銷量為9170萬桶油當量。
Santos 董事總經理兼首席執行官 Kevin Gallagher 表示,公司強勁的運營自由現金流體現了其基礎業務的良好現金創造能力。
“2024年的一大亮點是Moomba CCS一期項目於9月成功啟動,這對公司的排放產生了直接且持續的影響。與2019-2020年度基準年相比,2024年凈權益範圍1和範圍2排放量減少了26%,第四季度排放強度降低了18%。”
“重要的是,隨著澳大利亞和亞洲客戶對 CCS 的需求不斷增長,Moomba CCS 第一階段讓我們對建立商業碳管理服務業務的潛力充滿信心。”
“2024年,桑托斯集團範圍一和範圍二的股權排放量比2019-2020年基準年降低了26%。這一減排量意味著,距離我們2030年將範圍一和範圍二排放量降低30%的目標,已取得了84%的進展。”
Santos 2025年年度股東大會
Santos於4月10日舉行了2025年年度股東大會。
Santos宣布,Pikka項目120英裏長的管道現已基本完工——比原計劃提前一年——目前僅剩少量連接和竣工驗收工作。這為項目提前啟動創造了可能性,但具體情況取決於未來幾個月天氣和物流情況的明朗化。Barossa LNG項目也已於3月底完成95.2%,預計將於今年第三季度產出第一批天然氣。
公告稱,本次股東大會的另一大亮點是Santos‘Say on Climate’獲得了廣泛支持,85.85%的投票股東支持公司的咨詢決議。這體現了Santos低成本的Moomba碳捕集與封存項目的成功。該項目每年可儲存最多170萬噸二氧化碳(視CO₂供應情況而定),目前已穩定運行6個月,預計將在不久後獲得清潔能源監管機構分配的澳大利亞碳信用額度,從而開始實現首筆收入。
Santos 擁有強勁的資產負債表,預計到 2027 年,Barossa LNG 和 Pikka 液化天然氣一期項目投產後,產量將增長 30% 以上。
Gallagher先生表示:“‘Say on Climate’項目獲得的大力支持,證實了我們的脫碳戰略也走在正確的軌道上,我們正在尋求建立基於碳捕獲和儲存的商業碳管理服務業務。”
此外,在被問及Santos目前正面臨的關於漂綠的訴訟,“自去年以來,公司已經失去了三位在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方面具有關鍵技能的董事成員。在當前訴訟和氣候變化構成生存威脅的背景下,公司是否擔心自身在這一關鍵領域的能力出現了倒退?”
Santos回應:
“關於漂綠問題,由於此事正在法院審理中,因此我無法對此作出評論,相信您能理解。
關於董事會的問題,確實進行了董事會的更新換屆。董事會在更替過程中,會非常明確地審視所需的能力結構。
對於那些即將退休的董事,我們非常有針對性地尋找了具備正確技能的新任人選——尤其包括能源轉型方面的能力。
我們每年都會重新評估董事會的技能構成。事實上,根據評估結果,我們認為目前董事會在氣候、能源轉型、創新、企業轉型等方面的整體實力較之前有所增強。您可以參考我們的年報和企業治理聲明,與去年版本進行比較,便能看到這一點。”
編者按:
ACCR訴Santos案不僅挑戰了企業的環保承諾,還揭示了化石能源行業轉型中的深層矛盾。此案不僅是一場法律博弈,更是全球能源轉型的縮影。它揭示了企業氣候承諾與實際行動的鴻溝,並推動ESG從“道德倡議”向“法律責任”演進。未來,類似訴訟可能成為推動氣候行動的重要工具,企業需在技術可行性和透明度上做出實質性改進。
作者:Qinger